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关系.
(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
(8)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9)根据你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 和 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小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矿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
。
(2)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
电流表的内阻很小,通常情况下可忽略不计,小明探究电流表的电阻值时,如图甲所示,他先将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源电压 (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 ;他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电流却是 。
(1)电流表的内阻为 .电流表接入电路后,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 (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字)
(2)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其工作原理是 。
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
|
0 |
0 |
0 |
0 |
1 |
2 |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 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对比两图,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这两幅图,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