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I)
(II)
(III)
(IV)
现象
紫色纸花变红
紫色纸花不变色
紫色纸花不变色
______  ______
分析
①实验(III)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②通过实验(I)、(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
说明碳酸             ,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于电力和电信工业,是因为铜具有(填字母)

A.导热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金属光泽

(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的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Ni),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有(填一条即可)。
①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价镍的化合物,并放出氢气。其反应没有铁与酸反应剧烈。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镍片、硫酸亚铁溶液和溶液做实验也能判断Ni 、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3)若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4)活动课上小明将一枚五角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发现表面变黑。
【假设与预测】假设Ⅰ.五角币加热变黑,是因为酒精灯内焰的黑烟附着在五角币的镀铜上;
假设Ⅱ.五角币加热变黑,是因为五角币上的镀铜与 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与事实】
实验一:用洁净的干布擦一擦五角币上的黑色物质,黑色物质不易被擦去;再另取一枚五角币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片刻,五角币也变黑。
实验二:取一块铜片放入小试管中并塞上橡皮塞,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直至试管中铜片变黑;再将铜片反转到另一面,加热片刻,铜片不再变黑。
【解释与结论】上述实验一和实验二证实,假设 __ ___不成立。
【表达与交流】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制法后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2.
(2)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时影响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作出探究,并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有关。通过实验________与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若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加适量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探究3.
小组中小童同学取15%的H2O2溶液5mL于试管中,加热后,观察到溶液中产生较多气泡,他直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却没有复燃,直至溶液沸腾,也未见木条复燃。小组一起反复实验讨论并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了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
(3)有关小童在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小。
B.加热过氧化氢能分解,但反应速率较慢,试管中氧气含量较少。
C.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木条不能复燃。
D.小童采用排水法去收集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能复燃。

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CO2↑+CO↑+4H2O
(1)下列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资料2】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资料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
【资料4】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类似都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但吸收能力比石灰水强
【问题讨论】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前应先
(3)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中的试剂依次是(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4)B装置的作用是
(5)写出D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数据分析与计算】
【资料5】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铁的质量分数
77.8%
70.0%
72.4%

(6)称取铁红样品10.0 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 g,则 < m <
②待充分反应、冷却后,将D中的固体放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产生氢气质量为0.27g,则此铁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实验评价】
(7)反思:请指出【问题讨论】中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某校初三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某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回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甲组同学:
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并测量CO2的体积。(其他仪器省略)

(1)上图中左侧的橡皮管的作用
(2)上图中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3)(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乙组同学:
【查阅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
取样品,研成粉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快速通一段时间空气;
⑥称量F的质量,计算前后两次质量差。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状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 偏小 不变”)。
④在步骤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总结反思:
(1)甲组同学们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甲组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原因
(2)在乙组实验步骤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的原因

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证明纸张里所含元素。
[提出问题]:白纸燃烧就是跟氧气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白纸里含什么元素?
[假设与猜想]:纸张中含碳、氢两种元素。
[设计实验]:物质燃烧,有水生成,证明物质中含氢元素;有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证明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分析与论证、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将白纸撕成条点燃后,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一会儿,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水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白纸中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