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世纪之交的回望和断想》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分别指出该材料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自强”指的
“变法”指的
“革命”指的
(2)根据材料二,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的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材料三: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他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一套医学体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2分)他生活在哪个皇帝时期?
(2)材料二说的是他的哪部史学著作?它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3)材料三中提到的老中医是谁?与他同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人是谁?
历史影片是历史的加工和再现,它不仅让我们看到历史人物的风采,而且能够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以下六幅图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开展探究活动是,搜集到的电影宣传画,请你也参加探究活动。
(1)以上六幅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的是;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填序号)
(2)请仿照例句,对上述图片用一句话进行评价。
例句:图一: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3)以上图片也反映了国共两党的关系:其中属于国共两党分裂时期的有;
属于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二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图二三军会师雕塑、图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2)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4)图三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致远舰的指挥官是谁?图二中两人签订的条约是什么?(6分)(2)(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