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列出与下列口号、思想主张或诗句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自强”“求富”——
(2)“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
(4)“民主”“科学”——
(5)“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图,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1)以上图片反映的是法国的历史。()
(2)图一反映的事件主要代表人物是但丁。()
(3)图二“革命风暴”指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4)图三“政权尝试”是由无产阶级进行的。()
(5)图四“1993年欧洲联合”的产物是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6)以上图片反映了国家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结合史实说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几次纠正错误路线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