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要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片段二 万众呼唤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和前进。
片段三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松,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请回答:
(1)上述五个片段分别描述了长征途中几个重要历史事件,请你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它们列举出来。
(2)想想看,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你能从材料中找出一个例子吗?并说说毛泽东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4)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请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2000年,全国有中小学六十四万多所,中小学生两亿多人。全国85%的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的人口普及初等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这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
请回答:
看材料中的数据,九年义务教育能如此普及和哪项发展战略分不开?
联系你所接受的义务教育,说一说已经几年了?现在是进行哪一年的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3月20日,两个女学生在瑞士留学,每年学费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万元,3年下来,两人都花了100多万元,但对留学的收获,她们都很茫然。”
材料2:“来自上海的小万今年24岁,他认为自己出国一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他选择出国留学,目的是把国外最先进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国。”
材料3:从法兰克福到北京,公务舱的价钱约为经济舱的两倍,达8000多元人民币。两位中学生模样的同学在靠窗的公务舱坐席上坐着,眯着眼,听着耳机。记者问及在欧洲这一年的花费?他们说是学费17万元人民币;问及在欧洲一年有哪些收获?他们回答是:英语口语有长进,跑了11个国家,坐汽车,乘火车,花的钱也不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你认为自费出国留学花几十万值不值?低龄学生有无必要出国?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问答题(共20分)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是指什么人?
(2)秦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为适应新的形势,巩固秦朝的统治,秦皇首创什么制度?
(3)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为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皇和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 《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