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角斗士则被驱进角斗场,或互相厮杀,或与猛兽搏斗,以生命为代价供奴隶主哄笑取乐。奴隶稍不如主人意就被施以鞭抽、拳打、铁烙。为防止奴隶逃亡,有的奴隶被戴上项圈,项圈上的字是“捉住我,不要让我逃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述奴隶的处境。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奴隶劳动对古罗马国家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此,维新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改革运动。
错误:
理由: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错误:
理由: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
错误:
理由:

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两幅图反映的人物各是谁?
(2)你还能说出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3)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图:“大跃进”时的壁画

回答: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什么运动时期?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94千瓦时

材料二: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请回答:
分析材料一,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材料二中这些成就是哪一历史时期取得的?你认为当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读下图回答问题:

上图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
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是什么性质的?有什么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