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世博会


(1)据村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通过战争转嫁危机。
材料二:当今世界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材料三: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出的处理经济危机方式分别是什么?材料一“通过战争转嫁危机”中“战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和材料三处理危机的不同方式分别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向何种趋势发展?
(4)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列出与下列口号、思想主张或诗句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自强”“求富”——
(2)“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
(4)“民主”“科学”——
(5)“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图,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1)以上图片反映的是法国的历史。()
(2)图一反映的事件主要代表人物是但丁。()
(3)图二“革命风暴”指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4)图三“政权尝试”是由无产阶级进行的。()
(5)图四“1993年欧洲联合”的产物是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6)以上图片反映了国家发展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