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在欧洲某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气候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欧洲某国指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在动力的发明和利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发明是什么?这个机器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动手整理自中共十二大以后,党召开了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大会最主要的决定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歌词
请回答:
(1)这段歌词是建国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歌词中的“旗帜”是什么?何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

阅读下列材料: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邓小平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⑵邓小平讲这番话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董文华在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歌中的“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哪一件事情?
⑵这件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面两幅图: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四五运动”时张贴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篇诗作。诗中的“鬼”和“豺狼”指的是谁?“雄杰”又是谁?
(2)图二反映的是1976年10月24日,首都百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在1976年10月,是谁代表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3)图一内容和图二内容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