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1)以上内容是哪次改革采取的措施?
(2)以上改革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得到哪些启示?
(3)同期与之类似的改革是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至少2点,4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港口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
识图并回答问题:
图(1)图(2)
(1)图一人物是谁?结合上图说出他对外交往的终点?
(2)图二人物是谁?他的目的地在哪儿?
(3)图二人物从长安经敦煌过葱岭这一路线,在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经过此段路程可能遇到怎样的不利条件?
(4)图一和图二的人物都备受后人称颂,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品质?
(5)请为上面图片确立一个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于哪个朝代?
(2)谁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的哪一点措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3)上述材料所述的皇帝在位时开创了怎样的治世局面?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社会建设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
(1)、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
(2)、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3)、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时)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