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
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下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
某多肽有20个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为128,且其中含天门冬氨酸4个,分别位于第5、6、15、20位(见下图);肽酶X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肽酶Y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20肽相对分子质量为2560 |
B.该20肽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分别只有1个和5个 |
C.肽酶X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共含有肽键18个 |
D.肽酶Y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原20肽少了4个 |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25℃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下移,a点会上移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浓度有关 |
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细胞中存在一条线性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 |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 |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和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
B.氧浓度为b时(O2吸收量为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