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用a表示,则代谢活动强的细胞a1与抗旱性强的细胞a2的大小为( )
A.a1 ﹥a2 | B.a1 = a2 | C.a1 ﹤a2 | D.无法判断 |
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选项 |
方法与结果 |
结论或观点 |
A |
孟德尔分别针对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F1都表现为显性性状,F2显性与隐性性状个体接近3:1 |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 |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 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 点 |
C |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 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 于水 |
D |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苗 |
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一种能使R型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特殊物质 |
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着共同(协同)进化 |
C.该类蜣螂的出现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
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 |
Graves病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
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 |
C. 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
D. 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
将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四种情况。实验时,将经相关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为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1∶2 |
B.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
C.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比值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
D.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 |
为探究小麦根、芽对生长素敏感性的差异,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萌发的小麦种子,8天后分别测定小麦幼苗根、芽的长度,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A浓度/ppm |
10 |
1 |
0.1 |
0.01 |
0.001 |
0.0001 |
0 |
芽长/cm |
0.64 |
4.74 |
7.27 |
6.86 |
6.74 |
6.22 |
5.75 |
根长/cm |
0.63 |
2.37 |
5.72 |
6.60 |
6.68 |
6.12 |
5.97 |
A.每组实验需处理多粒小麦种子,然后获得根、芽的平均长度可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B.0.1ppm的NAA对根、芽的作用效应,体现了NAA作用具有两重性
C.表格数据可得出:根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001~0.01之间,而芽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01~1之间
D. 促进根伸长的最适NAA浓度小于芽,根对NAA的敏感性大于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