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等死,死国可乎 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以中有足乐者 |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D.陈胜、吴广乃谋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4题。(10分)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引:(2)夺其卮曰其:
(3)蛇固无足固:(4)子安能为之足?子: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根据此文内容写一个成语,并简述其中的道理。
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与本文相类似的例子,用现代汉语写出来。
阅读《三峡》,完成1~4题。(共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三峡》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②歇:消散。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略无阙处()⑵虽乘奔御风()
⑶沉鳞竞跃()⑷夕日欲颓()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 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于土墙凹凸处()(2)以丛草为林()
(3)以土砾凸者为丘()(4)方出神()
(5)凹者为壑()(6)鞭数十()诵读选文,分别概括两段所记之趣。
(1)___________之趣(2)___________之趣选文中共有两个成语,请找出并分别造句。
(1)成语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___________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⑴是日更定矣 ⑵湖中人鸟声俱绝
⑶上下一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表现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
B.文中作者的“痴”,是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
C.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杯酒后赶紧离去。 |
D.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再现雪中所见之景,文字间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12 分)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用“/” 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断2处,2分)
《兑命 》曰 学 学 半 其 此 之 谓 乎?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虽有至道(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知困(4)然后能自强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和的关系,提出了“”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