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在下面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辛丑条约》 | D.《马关条约》 |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为了适应
①版图的扩展②国际交往扩大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④封建主统治的需要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全体国民 B.居留的外邦人 C成年男性公民 D.奴隶和妇女
几名学生在网上看到了图片,以下是他们对此图的分析结论。
甲:陶片应出自雅典;乙:陶片上的文字是希腊文的某个人名;丙:陶片有占卜功能;丁:陶片是用来投票用的。其中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甲、乙、丙 | B.甲、乙、丁 |
| C.甲、丙、丁 | D.乙、丙、丁 |
雅典政治制度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寡头独裁、专制集权 | B.僭主政治、家族世袭 |
| C.直接民主、轮番而治 | D.设立行省、总督专权 |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约6.7万 | B.约26.8万 | C.约11.7万 | D.约10.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