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刺史 ②设置司隶校尉 ③设置卫尉 ④设置中朝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 |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条件”包括: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这说明
A.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B.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
C.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 |
D.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 |
19世纪90年代,天津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A.清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
15至19世纪间,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掠了上亿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黑人远离故土,更容易被殖民者驱使 |
B.非洲的人口过剩,所以需要大量输出 |
C.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 |
D.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需要非洲的黑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
C.劳动力的商品化已经出现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