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 |
广东 |
广西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山东 |
直隶 |
河南 |
| 1926年6月 |
647,766 |
8144 |
38,150 |
4120 |
1153 |
284 |
1342 |
270,000 |
| 1927年6月 |
700,000 |
8144 |
4,517,140 |
2,502,600 |
382,617 |
284 |
360 |
245,500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这说明()
| A.西欧一体化步伐加快程度加深 |
|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欧日三足鼎力局面 |
| C.两大阵营的对峙对抗局面加剧 |
| D.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积极展开成效显著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 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
| B.“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
| C.“冷战”已经代替了直接对抗 |
| D.“和平”成为“冷战”的表现 |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 A.克里米亚战争 | B.普法战争 | C.一战 | D.二战 |
如下图漫画《丢弃领航员》所示,1890年新继位不久的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革除权倾一世的俾斯麦在帝国政府中的首相职务。对此事件最为合理的评述是()
| A.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精神 |
| B.反映了帝国议会对俾斯麦弹劾的结果 |
| C.表明帝国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
| D.说明德意志帝国封建君主专制浓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源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充分 |
| B.“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斗争激烈 |
| C.宪法是共和派和君主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
| D.宪法赋予总统权力至上高于议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