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打下的一条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流电.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1=2.60cm、S2=4.10cm、S3=5.60cm、S4=7.10cm、S5=8.60cm、S6=10.0cm.
(1)计数点“1”处的速度为V1=___________m/s
(2)若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用S1,S2,S3,S4,S5,S6 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代入数据后,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计数点“0”处的速度为V0=___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 cm、77.76 cm、85.73 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3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得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 y2︱=_________m,︱y1- y3︱=__________m,︱x1- x2︱=____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___m/s(均可用根号表示)。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选用:
①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内电阻
约为
);
②电流表(满偏电流
,内阻
);
③电流表(量程
,内阻约为
);
④滑动变阻器(
,
);
⑤滑动变阻器(
,
);
⑥定值电阻;
⑦开关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设计了如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或“
”);在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填“a端”、“中央”或“b端”)。
(2)根据图(甲)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
(3)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G和电流表A的示数I1和I2。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I2曲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 I2为电流表A的示数)。
(4)利用所画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V,电源的内电阻r =▲Ω。(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如图甲所示,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同组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如图所示(a)是“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只是电压表末接
入电路中,图(b)是相应的实验器材,其中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kΩ,电
流表量程20mA,内阻小于1Ω,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5Kω.电源输出
电压约12V,滑动变阻器甲的最大阻值为200Ω,乙的最大阻值为20Ω.
(1)在图中把电压表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2)根据电路图把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3)说明本实验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甲的作用是____,滑动变阻器乙的作用是____.
(4)接通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甲的滑片应放在___端(填左或右),滑动变阻器乙的滑片应放在___端(填左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