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V的电压表一个(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画出
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试根据以上信息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E、r的表达式,E=" ___________" ;r="_______________"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测量仪器。使用多用电表测某段导体的电阻。
(1)主要的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0”;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导体的两端相接,读取导体的电阻。
(2)采用上述的操作步骤后,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段导体的电阻测量值为。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r。某同学电路如图13所示。给定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
(1)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金属丝(横截面为圆形),用尺测量其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结果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cm,直径为________mm。
(2)闭合电键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与电源电动势相同,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3)对照电路的实物连接画出正确的电路图。
(4)图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请在图中作出U-I图线。
(5)求出的电阻值R =___________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6)请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写出电阻率的表达式ρ =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
C.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
D.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
(2)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M、P、N,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和ON。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m1,靶球的质量为m2,如果测得近似等于,则认为成功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现有一根长约为20cm的柱状金属丝,其横截面为边长约1mm的正方形,金属丝的电阻率为5×10-5Ω·m。一位同学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测量时使用电动势为4.5V的电源。另有如下器材供选择:
A.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1Ω的电流表 |
B.量程为0~1A,内阻约为10Ω的电流表 |
C.量程为0~6V,内阻约为4kΩ的电压表 |
D.量程为0~10V,内阻约为50kΩ的电压表 |
E.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1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kΩ,额定电流为0.1A的滑动变阻器
(1)以上器材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2)为了减小误差,应采用电流表的______________(选填“内接法”或“外接法”)。
(3)将下图所示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测量中一位同学有如下步骤:
A.用米尺测量出悬线的长度l,并将它记为摆长;
B.用天平测量出摆球的质量m;
C.使单摆小角度摆动后,用秒表记录全振动n次的时间,并计算出摆动周期T。
以上步骤中不正确的是______,不必要的是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
(2)另一位同学测量了不同摆长(L)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T),并做出T2—L图线。然后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这位同学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g=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