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活动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教育部就制订现代教育制度向社会征求意见
②与同学一起组织成立读书俱乐部
③中国海监船前往钓鱼岛开展巡航工作
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这说明
①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进步②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
③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④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服务于经济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洞穴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作为摆设的眼睛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盲鱼”。视觉的消失使得嗅觉器官变得更为重要,洞穴鱼甚至通过嗅觉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洞穴鱼的这些现象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
③生命物质具有主动选择的特性④部分功能的弱化是系统优化的前提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对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不犹豫。……我寻找的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似乎令你不快的人。”(IBM总裁托马斯·沃森)下列引言与这一观点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同,不是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孙子兵法》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③“和我吵架是你的价值,否则就证明你不堪大用了。”---福特
④“经营的关键在于创造力。”---松下幸之助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医生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适当地给病人一些不对症的“假药”(如葡萄糖、维生素),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作“安慰剂效应”,并在临床试验和诊疗中被广泛使用。据此回答题。人类使用安慰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就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②必然性作为偶然性的累积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疫病治疗的重要方面
④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专家认为,能给病人服用价格低廉、无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剂而又能起到疗效,自然是一桩美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被耽搁了。人类对“安慰剂效应”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远止境的
③认识具有相对性,认识总会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真理具有差异性,人们对同一对象会存在多个真理性认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如下悖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从第10米的地方起跑。假设他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他跑到第10米时,乌龟已爬到第11米处。当他跑到第11米时,乌龟已爬到11.1米处……依此类推,阿基时斯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不能超过乌龟。这一观点
①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②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③肯定了运动的连续性④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