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青年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于《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说出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谁?
(2)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说出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秦始皇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件,陶马六百余匹,战车一万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而且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
②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③他们为什么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

阅读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回答:①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
②作者写过什么书?
③该书有何成就?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池城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思考并回答:
(1)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亲自到鸿门谢罪,表示服从。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从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

(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
(2)请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 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殊”和“连给人的启示是什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是否有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