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航路的开辟使西班牙()

A.西班牙人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巨额财富
B.西班牙人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西班牙打败荷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2008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光明日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指出: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
C.使人们彻底认识到“文革”的根本错误
D.使人们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运动一直采取隐恶扬善、完全肯定的态度,但是到从30年代开始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发生重大变化,由“革命有理”转变到“镇压有理”,完全否定太平天国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转变反映了二者有着共同的阶级立场
B.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转变反映了其对它性质认识逐步深入
C.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转变主要源于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兴起
D.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转变否定态度是出于抗日战争的需要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守乎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们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陈旭麓先生所说的“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史上()

A.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C.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D.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论战

徐光启在其翻译的《几何原本》序言中写道:“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A.大量翻译西方著作 B.传播西方的基督教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D.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