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议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 | 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 |
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 | D.可说明唐代的市已有突破性发展 |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B.人口急剧膨胀 |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 D.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 B.反封建不彻底 |
C.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说:“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主要抨击明朝
A.君主专制加强 | 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
C.理学的空疏学风 | D.土地兼并现象 |
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与该观点相呼应的先秦儒家思想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 B.反对土地私有制 |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 D.反对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