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
|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
|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
|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里的“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是指
| A.信仰得救 | B.限制王权 |
| C.民主革命 | D.理性平等 |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
|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
|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兰州日报》:甘肃省武成市聘18名少先队员当公务员考试的“监考官”,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者。网民赋诗云:“不坏规矩不违法,大人要学诚实娃,公德亦是良心事,公仆岂可乱践踏。”下列哪一运动的主流思想与中国当前提倡的公仆公德意识最吻合
| A.智者学派 | B.文艺复兴 | C.启蒙运动 | D.宗教改革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
|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
|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
|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