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纵观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亡史,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 B.英国殖民霸权的衰落 |
C.东印度公司与政府矛盾尖锐 | D.工业革命使其不符合时代潮流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徐州会战 | D.百团大战 |
学者刘仰在《历史传统是文化自信真正源泉》一文中说:“汲取过去由上层精英推动社会变革的局限,试图把学习西方文化的潮流推向广大民众。这一努力是有效的,它孕育了一代新人。”这是在评价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学者杨师群在完成专著《中国历史的教训》后说,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开始时,人们在努力转换传统的制度建构与思想文化之际依然很难摆脱沉重包袱。其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 D.封建思想的束缚 |
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周敦颐,北宋理学家)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黄宗羲所表达的意思是
A.周敦颐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 B.周敦颐突破汉唐儒学的束缚 |
C.提倡“经世致用” | D.批判宋明理学脱离实际 |
清乾隆六年(1741 年)全国大小男妇人口超过1亿4300 万;二十七年(1762年)为2亿零40余万;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面对短时间内的“人口大爆炸”,乾隆帝降谕:“各省丈量田亩及抑勒首(注:强逼自首)报垦田之事,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论。”反映出乾隆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严格限制土地兼并行为 | B.默许民间大量隐匿土地 |
C.严格核定全国土地总量 | D.允许官员大量拥有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