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帷。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注: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1)词的上片写西湖清波门附近的春景,下片写晚归寺院所见之景,这两幅场景各有什么特点,又各以哪个字点出了景物特点?
(2)“月到门时”,从这轮伴随诗僧回到山门的朗月,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人格?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首联或颔联。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
▲▲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像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还为后人留下许多名句佳作,如我们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1)材料所引诗句的作者是▲,他是唐代▲诗派的代表人物。
(2)重阳节时,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远足活动,请你以组织者的口吻拟写一段话,概括此次远足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