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 “一五”(1953~1957年) |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
| “二五”(1958~1962年) |
大跃进 大倒退 |
| “六五”(1981~1985年) |
走向改革开放 |
| “八五”(1991~1995年) |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有历史学家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运用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 B.全球史观 | C.文明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竹枝词是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情感或是社会的变迁。下面四首竹枝词中,不能反映鸦片战争后社会新事物的是
| A.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
| B.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
| C.韩家潭里好排场,谁说高楼让外洋。请向报端看广告,北京初创打球房。 |
| D.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太平鼓打咚咚响,红线穿成压岁钱。 |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 B.民主运动的推动 |
|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
近代以来,城市化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交通工具的改进 |
| C.工业革命的扩展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请你为这副对联选一个合适的横批,上联:抑商禁海残萌芽落后世界潮流,下联:重商霸海创新制引领工业先声
| A.与时俱进 | B.万劫不复 | C.明日黄花 | D.天朝上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