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表。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 100亿美元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出口 |
进口 |
|
世界 |
353 |
355 |
376 |
378 |
375 |
370 |
发达国家 |
250 |
259 |
265 |
270 |
256 |
253 |
71% |
73% |
70% |
71% |
68% |
68% |
|
发展中国家 |
103 |
96 |
111 |
108 |
119 |
117 |
29% |
27% |
30% |
29% |
32% |
32% |
A.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双赢
下面为某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某一年”最有可能是( )
农业 |
工业 |
|||||
总产量 |
粮 |
棉 |
总产量 |
钢 |
铁 |
|
原计划 |
比上年增长8.5% |
3216亿元 |
2200万担 |
比上年增长5.7% |
670万吨 |
2亿吨 |
实际完成 |
比上年增长11% |
3400亿元 |
2400万担 |
比上年增长8.5% |
720万吨 |
2.17亿吨 |
A.1948年 B.1957年 C.1962年 D.1977年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下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北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1 |
A. 投资规模大,资金多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 B.冶金采矿业 | C.机器制造业 | D.轻工纺织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