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200多年,历史学家仍在称赞潘恩的这本书:“1776年《常识》一书把国王和议会的权威撕成了碎片,……从那以来,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外,在美国,再也没有一个出版物曾发生那样巨大的反响”。下列对此认识最准确的是
A.潘恩坚决反对黑人奴隶制 | B.痛陈英国的罪行,大胆呼吁独立 |
C.主张建立联邦制的独立共和国 | D.号召人们丢掉幻想,投入战斗 |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 |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 |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
C. |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 | 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
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
A. | 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 B. |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
C. | 慕尼黑土协定的后果 | D. | 德国即将进攻波兰 |
1928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 |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 B. |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
C. |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 D. |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 | 王室大力支持 | B. | 地理位置优越 |
C. | 商业资本发达 | D. | 金银需求量大 |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 | 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 | 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
C. | 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
D. | 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