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4年,美国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打破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这一现象表明

A.新政未取得任何进展 B.新政牺牲了工人利益
C.企业破产大量的增加 D.新政未使工人摆脱困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元代实行一省制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