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但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结果却一无所获。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决定调整思路:根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三年下来,不仅使农民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结合材料说明该地政府思路的调整的必要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l美元对人民币6.4305元,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材料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其政策简报中称,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全球贸易和经济失衡问题再次成为国际性话题,对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主张是没有道理的,国陈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吁,未考虑中国稳定对于地区和全球的重要意义。
(1)试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请分析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材料一:某国有大型企业职工张某每月工资5000元,奖金1000元,投入10000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股息2400元。同时,张某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红利12000元,张某每月出租房屋可得租金600元。
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着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5(0.4为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拥有数十万到数百万员工的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如材料一所说的张某),而全国事业、企业等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张某每月的按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各是多少?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核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情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某市2005-2010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注:一般说来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贫困,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始终将改善民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跋中。当前,新农保制度就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2020年前,“农民60岁以后都:垮一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但国情决定我们的农民养老保险必须走渐进式改苹之路。尉前中央财政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支付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 5元,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必定会逐年增加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和补贴。
材料二: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觉就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的崇高使命,通过推进自身的先进性焕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劲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氏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的作用,并请你为党和政府增加农民养老投入和补贴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应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