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充分说明
A.社会启蒙和革命历程决定了音乐的创作 |
B.贝多芬对拿破仑的态度发生变化 |
C.贝多芬反抗专制和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
D.自由的创作环境推动音乐的发展 |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
C.“大一统”的主张 |
D.“三纲五常”学说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 |
B.甲—儒,乙—道,丙—墨 |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
D.甲—道,乙一墨,丙—儒 |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由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3)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作者:宋朝法国西班牙 |
B.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立体派 |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 “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 “造型写实” |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