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A.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
B.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
C.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
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
下列物质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氢氧化钠 ⑤溴水
A.全部 | B.①③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列实验中操作及现象与结果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白色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D |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产生红色沉淀 |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
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Z>Y>X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 |
D.原子半径:Z<Y<X |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氧化碳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NA |
B.25℃时,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
C.0.1mol Cl2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O2和1.12L NO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总数为0.15×6.02×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