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
甲:XO3n-+X n-+H+→X单质+H2O(未配平) 乙:Mm++mOH-=M(OH)m↓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①③ | B.④⑤ | C.①② | D.②③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有较多Fe3+的溶液中: Na+、NH4+、SCN-、HCO3-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①② | B.③⑥ | C.②④ | D.③⑤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稀硫酸和铜片 乙:浓氨水和SO2 |
B.甲:双氧水和MnO2 乙:NaOH溶液和CO2 |
C.甲:NaHCO3溶液和苯酚乙:NaOH溶液和Cl2 |
D.甲:浓硫酸和蔗糖(滴有几滴水)乙:水和N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HCO3-+H2O![]() |
B.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氢卤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
C.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
D.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CsCl晶体中每个Cl-同时吸引着6个Cs+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 |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 +2H2O |
C.醋酸洗涤铜器表面的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4H+ = 2Cu2+ +CO2↑+3H2O |
D.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Fe3++3H2OFe(OH)3(胶体)+3H+
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作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量。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效应气体的是
A.CO2 | B.N2O | C.CH4 | D.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