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中国作家莫言先生摘获,莫言在谈及自己的学习之路时说:“我喜欢阅读,喜欢思考,喜欢到老百姓中体验生活,我反对死抱书、死读书”。
材料二:2012年3月24日,2012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西科技馆拉开战幕。为期两天的大赛主题为“成长·体验·创新” ,700多项优秀科技创新作品集体亮相,这些奇思妙想的研究成果均出自10多岁的孩子之手,其中很多不起眼的小发明,却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1)材料一中,莫言先生告诉我们不仅要“乐学”,而且要“会学”,那么,“会学”有哪些要求?(3分)
(2)材料二中,制作科技创新作品要具备创新精神,中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分)
通过QQ聊天的方式交流是当今中学的一种时尚。以下是一些同学就自己调节情绪和保持乐观健康心态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阿风:竞选班长失利时,却当了小组长,我很难过,但我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永不言败,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再说他人当班长,可能更好为班级服务,这也是一件好事;我更应该做好自己小组长的本职工作,积极为班级出谋划策。”。
阿强:同学误解我搬弄是非,我感到委屈、伤感,控制不住时就独自大哭一场;之后心情又愉悦起来,真是有些喜怒参半感觉。
阿运:每当考试成绩有所退步,我总会提醒自己下次要克服缺点,努力复习,总会成功的。
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的心情都开朗起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阿强情绪由委屈、伤感到愉悦,这说明情绪具有什么特点?
(2)阿风、阿强和阿运调节情绪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3)阿风、阿运调控情绪的做法,告诉我们应怎样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4分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漫画《羊与长劲鹿》并回答。
(1)请你分析长颈鹿和羊的自我认识。(4分)
(2)通过长颈鹿和羊的故事,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学森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摘录其中的感人事迹,感受大师的崇高品德。
感人事迹 |
崇高品德 |
钱学森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有一次考试,教授给他判了满分,他却主动“交待”自己试卷上的错误,被扣了4 分。 |
① |
在美国工作20 年,钱学森一直是中国国籍。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
② |
钱学森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新的知识里汲取营养,所以他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
③ |
钱学森的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
(1)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按表格中①②③的顺序分别写出我们青少年应该向钱老学习哪些优良品质?
(2)有同学说:“钱学森退休了还能有所发现,这说明只有那些著名科学家才有创新能力;创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述优良习惯对人一生的意义时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学期间,每天晚上10点上床,清晨5点起床,每日讲课、与师生谈话、吃饭、散步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连续30年始终如一。他早上7点钟外出散步,当地有的居民竟据此来核对时间。连德国诗人海涅也说;“我已经不相信城里大教堂的自鸣钟能胜过它的市民康德。”富兰克林年轻时,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研究,就为自己制订了“铁的作息制度”。他每天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在上午8点至11点工作,中午阅读、吃饭,下午2点至5点工作,晚间6点至9点用餐、谈话、娱乐。他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日积月累,自我磨砺,受益无穷。一个人种下去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的是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的是性格,收获的就是命运。习惯不是造就我们,就是破坏我们。
请回答:
(1)、好习惯对我们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村料。
让你的生命更结实一些的最好办法就是珍惜时间。——[美]富兰克林
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俄]托尔斯泰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培根
请回答: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
小学时候,大家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可当众多佼佼者聚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高手是那么的多。于是,部分同学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班里面的如下场景,同学们应该都不会陌生:
情境一:菲菲学习成绩很好,她很想竞选班委。可是她却觉得自己相貌一般,身体有点矮胖,没有竞争对手长得漂亮。于是,她打算放弃竞选。
情境二:小兴学习成绩一般,但正在刻苦努力。他体育非常好,而且在小学就一直担任体育委员,他想继续当体育委员。可同桌告诉他,重点中学,评价一个人的标准,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成绩。于是,他便开始打退堂鼓。
(1)请你给情境一中的菲菲提几个建议,使她能够喜欢自己、悦纳自己。
(2)结合情境一、情境二,谈一谈我们应如何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