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馆藏梁廷相《夷氛闻记》,书中记载“方议款时,夷兵以船泊泥城,登岸肆扰,沿西及北。……大肆淫掠,奸及老妇,村民大哗。……举人何玉成,即柬传东北南海、番禺、增城连路诸村,各备丁壮出护。附郭西北之口口口九十余乡,率先齐出拒堵。……夷兵方舍命突围出,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其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书中口口口为残缺,据材料推测,口口口处应该是
| A.香港岛 | B.三元里 | C.旅顺口 | D.大甲溪 |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作为直接证据,下图的宣传画可以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
|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实现 |
| B.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
|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教训 |
| D.邓小平全面改革开放的理论思想 |
1884年,有诗云:“见闻历历备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
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 | B.信件 | C.报纸 | D.书籍 |
19世纪末中国引入了一种新事物,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诗中“德律风”指的是()
| A.电报 | B.电话 | C.电影 | D.电视 |
19
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外来经济控制消除②民国建立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的推动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
| A.①② | B. 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下列发明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特征的是()
| A.蒸汽机 | B.电灯 | C.飞机 | D.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