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广州亚运会奖牌(海上丝路) 的正面,有人在解读其设计时说“如果不写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支离破碎,暗然失色,不堪入目。”以下关于古代广州对外贸易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
B.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
C.元朝时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
D.清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特许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应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 B.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 C.任人唯才的要求 | D.兄终弟及的传统 |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 B.爵位 | C.谥号 | D.行业 |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重视祭祀 |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
C.理论无益于史 |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