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姓名
成就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提出“太阳中心说”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②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医学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减少
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A.以民主启蒙为主题 B.以学习西方为主题
C.体现碰撞分化与融合 D.坚持传统文化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工业革命推动贸易自由化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是

A.a处:“焚书坑儒”的压制
B.b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C.c处:受佛教道教的冲击
D.d处: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