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问题,感悟历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没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俩个字是‘吃人’ ” 引用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 2分 )你能说出其它一些文学作品吗?(至少写两个,2分) 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纪念伟人,传承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人民日报刊文解析毛泽东4大历史功绩。

(1)根据下列毛泽东的功绩,填写内容。
①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
②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
③创造了一个科学的理论——
④找到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材料二 2013年12月4日,由搜狐网与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3年鲁迅文化奖颁奖盛典”举行,《邓小平时代》获2013年鲁迅文化奖年度图书奖。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去和现在。

(2)“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中的“画一个圈”是指什么?“写下诗篇”又指什么?
(3)邓小平为促进祖国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什么?你从伟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______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______《宋书》
材料三: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分)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
(3)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中,为顺应这种趋势进行改革的皇帝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项措施?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四幅图片的信息,请将信息中错误的地方指出并改正过来。
图①:图中的文字是我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上的,被后人成为“金文”。
改正:把改为
图②:图中的兵马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军队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改正:把 改为
图③:图中的地动仪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张仲景发明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改正:把改为
(2)图④为昭君出塞图,王昭君作为西汉政府与匈奴和亲的代表之一,远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为妻,请问她的和亲有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女真人)住的地方……房屋的门窗都向东或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北方一些地区还用火炕。
材料二由于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比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用驴车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提到的“互市”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宋朝缺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都与谁有关?
(2)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他的什么治国之策?请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