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理解不准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 |
| B.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 |
|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 |
| D.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造就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维新运动 | B.太平天国 | C.新中国成立 | D.辛亥革命 |
“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政治体制中间不时地或多或少发生类似的事件”,下列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 A.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 B.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
| C.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专权 | D.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被镇压以后,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这实质表明
| A.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
| 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不断深入 |
| C.义和团缺乏统一的斗争纲领 |
| D.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断变化 |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
|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
|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
|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