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A.蛋白质和糖类 | B.蛋白质和糖脂 |
C.糖类和磷脂 | D.磷脂和蛋白质 |
如图表示夏季玉米田中,距离地面高度不同处CO2浓度不同,图中实线表示上午10时的测定结果,虚线表示夜晚22时的测定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午10时玉米植株不同高度CO2的吸收量不同 |
B.在夜晚,土壤中释放的CO2大多被玉米所固定 |
C.在富含有机质的农田中,图中c点将会右移 |
D.图中b点所对应的是玉米光合作用面积较大处的高度 |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个体大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 |
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 |
C.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
D.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 |
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
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研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 |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原理是低温可诱导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D.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真核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有序性 |
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膜两侧的离子浓度相等 |
C.内质网发生功能障碍可影响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的形态及分裂代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