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对萌发中的大豆种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与 作用产生 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a.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b.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 )
b:( )
(3)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8分)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料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怪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早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这说明。
(2)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晰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沙氏变色晰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
(3)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关系是,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4)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至少3条)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酞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酞胺的密码子为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 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II1的基因型是;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②若III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或“母亲”),理由是
③若III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金鱼是常见的观赏性驯养动物,取材容易,观察现象明显,常用做实验材料。实验小组观察员发现在饲养金鱼时,鱼缸窄小或鱼饲养量过多都会使鱼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确定鱼缸内金鱼适宜饲养量,实验小组确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课题)探究不同溶氧浓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1)假设
实验试剂与器材:隔夜自来水、保鲜膜、漏网、计时器、若干塑料方盒、家用增氧泵等。
(2)实验过程
①制作冷却沸水:其目的是为了,将部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密封备用。
②筛选适用金鱼:为了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应选择大小相近,遗传、生长状况一致,健康灵活的金鱼投人塑料方盒中。
③测定不同溶解氧浓度下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表1中,如果X1代表冷却沸水,利用实验试剂与器材创建的条件X2应为,X3应为。
(3)结果分析
①利用3种不同溶氧浓度的前3次呼吸频率数据,绘制溶氧量和呼吸频率的相关性直观图(要求:用柱状图表示):
②用简要的文字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简要结论:
(8分)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2)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的指导下合成。
(3)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结构),这一过程具有性。
(4)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形式储存。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总能量大小是kJ/m2.y。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
(5)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需要科学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程度,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 ______,同时为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与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