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
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
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B.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 |
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阳光、辛勤、感恩”来表达深圳人民为树立美好的价值指引、凝聚不竭的前行动力”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通过提升全民基本素养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
②事例反映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符合主题
③事例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主题
④事例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来推动文化创新,符合主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以下古语蕴含的思想依次是
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摘自张载《西铭》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荀子》
③“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摘自《左传》
④“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A.民本、仁爱、诚信、正义 | B.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
C.诚信、民本、正义、仁爱 | D.正义、仁爱、诚信、民本 |
2014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发掘40周年。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通过对彩绘俑头和秦俑坑中各种彩绘遗迹的展示,向观众呈现了秦俑的“千人千面”和“绚丽多姿”。该展览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5年3月,某市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开始评选。“草根奖”坚持“民间设奖、群众评奖,奖励百姓”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做法启示我们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
②要重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应该把发展群众喜闯乐见的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
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