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
|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
【原创】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下列有关这一“自强”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 |
| B.迈出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 |
| C.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
|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列强的侵略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 A.洋布比土布更具竞争优势 | B.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
| C.中国传统手工业彻底破产 | D.反映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
【改编】读四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国别 |
1870年 |
188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910年 |
1913年 |
| 德国 |
18 |
25 |
40 |
60 |
89 |
100 |
| 英国 |
44 |
53 |
62 |
79 |
85 |
100 |
| 美国 |
1l |
17 |
39 |
64 |
89 |
100 |
| 法国 |
34 |
43 |
56 |
66 |
89 |
100 |
A.20世纪初美国、德国工业产值在四国中居领先地位
B.反映了四国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
C.工业革命促进了四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欧美各国经济的发展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恰逢大革命100周年,法国建造了当时世界最高建筑物埃菲尔铁塔以隆重庆祝。世博会期间,大批游客搭乘铁塔电梯鸟瞰巴黎,晚上铁塔的灯光成为都市浪漫生活的组成。此后铁塔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由此可知,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法国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为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而建,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 |
| B.曾是世界最高建筑,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潮 |
| C.代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
| D.被用作无线电发射站、航空通讯台、电台发射站 |
【改编】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英国政策的这一变化是受到了哪一经济思想的影响
| A.重商主义 | B.自由主义 | C.凯恩斯主义 | D.新自由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