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在当时的突出意义在于
A、非洲开始了第一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B、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
D、标志中国开始打破外交僵局
美国罗斯福首次竞选总统与德国希特勒竞选建立纳粹政权大约在同一时期。面对同一背景,两人提出了一项共同的因应诉求。此项诉求最可能是()
A.政党轮替执政 | B.实行民主政治 | C.解决经济危机 | D.建立集权政治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件东西”是()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文中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何地()
A.清朝末年的北京 | B.清朝末年的上海 |
C.民国初年的北京 | D.民国初年的上海 |
有学者认为:“从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在许许多多条约中,影响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有力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