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一战略思想在当时的突出意义在于
A、非洲开始了第一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B、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
D、标志中国开始打破外交僵局
《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 A.英国调停推动《马关条约》签订 |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
|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关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 C.建立人民公社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