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请利用一个鼓(包括鼓槌)和碎纸屑设计实验来说明振幅和响度之间的关系。

会“拐弯”的声音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声源产生的声音一定由声源处沿直线向四周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水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是拐弯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途径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现象,根据图像判断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间为   min,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     ,它需要不断的    热,温度保持     ,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②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③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读数;⑤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张平同学学了声音的几个特性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端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振动的_________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