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法。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证实“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同学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选取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②取下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③将变为黄白色的叶片取出,用清水漂洗后,平铺在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几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进行____________实验,以探究______________是否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3)按照改正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
(4)向脱色的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______________生成,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将叶片变蓝的部分用双面刀片纵向迅速切割,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叶肉细胞中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该结构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_的“能量转换器”。请用式子表示该结构中光合作用发生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分析实验

(1)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的消化作用。
(2)该实验装置C中的试管应该放置在℃的温水中。
(3)实验过程D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变蓝或不变蓝), 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为,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原因是淀粉遇碘变
(4) 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10分)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人,看到甲图[ ]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和[]两个装置。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作用。

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后,小蓝作出了“光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假设,并设计了甲图
所示A、B两个装置进行探究。请分析回答:(9分)

(1)探究活动前,小蓝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探究活动中,小蓝设计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
(3)A、B两个装置中,小白鼠存活时间较长的是[ ],因为该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为小白鼠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 (气体)。
(4)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从A、B两装置中各摘取一个叶片,经乙装置脱色处理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将变成________色;将叶片取出漂洗并滴加碘液,[ ]装置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该装置的植物没有产生________。
(5)上述两个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小蓝的假设? ________

实验题:完成“鉴定骨的成份”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实验材料
鱼肋骨
一段骨
实验处理
1: 15%稀盐酸浸泡
2:煅烧
观察结果
(1)
冒烟变黑,燃烧,仅剩下灰白色敲打易碎
实验涉及的原理
(2)
(3)
实验结论
骨中含有柔韧的有机物
(4)

⑸实验结果表明了骨是由硬脆的___和柔韧的__组成的。骨中_的含量越高,骨的柔韧性越大。骨是人体最大的
⑹在本实验中,将骨放在精酒灯上烧的目的是;用稀盐酸浸泡骨的目的是
⑺上述实验操作1证明骨中含有的成分是
⑻骨中不同成分含量和骨的特性随人的年龄增大而变化,老年人易骨折是因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