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一苹果园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果农在收获苹果时发现,a处的苹果比b处的苹果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苹果色泽没有b处光鲜、红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b处的苹果成色好的原因是( )
A.坡度小 | B.光照条件好 | C.水分充足 | D.植被稀疏 |
a处苹果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好 | B.昼夜温差大 | C.水肥条件好 | D.空气湿度大 |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问题。“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 B.褶皱凹陷 | C.断裂陷落 | D.水平张裂 |
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
该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 )
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
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
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读两幅经纬网图,完成问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
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
B.乙地的区时为l7时 |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
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 °26 ′ |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 °26 ′ |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 )
A.40°N,64°W | B.50°N,64°W | C.40°N,64°E | D.50°N,116°E |
该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平方厘米·日)状况。完成问题。
3月21日 |
6月22日 |
9月23日 |
12月22日 |
|
90°N |
0 |
4 644 |
0 |
0 |
70°N |
1 322 |
4 364 |
1 305 |
0 |
50°N |
2 481 |
4 268 |
2 452 |
757 |
30°N |
3 343 |
4 205 |
3 301 |
2 008 |
0°N |
3 862 |
3 406 |
3 816 |
3 636 |
30°S |
3 343 |
1 883 |
3 301 |
4 489 |
50°S |
2 481 |
711 |
2 452 |
4 556 |
70°S |
1 322 |
0 |
1 305 |
4 661 |
90°S |
0 |
0 |
0 |
4 958 |
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