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 kJ/mol |
| 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 |
|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
| D.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ΔH=-114.6 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 |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SO42—。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NaHSO3过量 |
| B.b点时还原产物为I— |
|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I2 |
| D.加入的KIO3为0.4 mol或1.12 mol时,科_I—均为0.4 mo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Ba2++NH4++Al3++SO42- +4OH—="==" Al(OH)3↓ + BaSO4↓+ +NH3.H2O |
| B.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 HSO3— + Ba2++ OH— = BaSO3↓ + H2O |
| C. 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3H += Fe3++3H2O |
| 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S2O32-+2Cl2+3H2O ="=" 2SO3 2-+4Cl-+ 6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3,3—二甲基—2—乙基戊烷 |
|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C.桶烯( )与苯乙烯 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属于芳香烃 |
D.1.0mol的 与NaOH溶液和H2反应时,分别需要消耗NaOH 6.0mol和H2 5.0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出现晶膜后再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再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 |
| B.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就说明含有氯元素 |
| C.实验室制取肥皂: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
| D.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在粗产品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处理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
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已知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l)==NH4I+ At NH2。
下列关于AtI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D.At NH2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