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皮西尔斯因批评国王镇压人民的暴行,被判处死刑,一个月后执刑。
皮西尔斯毫不后悔自己此前的所作所为。他遗憾的是年迈的父母没人照顾,临死前还有许多亲人没有见到,欠邻居的钱还没有来得及还。为此,他请求国王,在行刑前让自己回家乡一趟,并向国王保证,一定会按时回来伏法。
国王冷笑:“哼,你是想趁机逃命吧,我为什么要相信你?你就安心等着被处死吧!”
年轻的达蒙走上前对国王说:“国王,我愿意替我的朋友担保,等到他从家乡办完事回来,您再放我。”
国王感到不可思议,竟然有人以自己的自由和生命为抵押替一个死囚做担保。国王答应放皮西尔斯回家。达蒙留在了死牢。
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只剩下两天了,皮西尔斯还是没有回来。就在达蒙即将被行刑的时候,皮西尔斯回来了。“因为暴风雨,耽误了行程。幸运的是,我终于准时赶回来了。”
国王感动了,赦免了皮西尔斯和达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感想,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一幅画需要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绘画极其严肃,我绝对不会像某些画家一样作画时像玩游戏。”
第二位,画一幅画的时间不长,有时一天甚至可以画好几幅。他说:“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能够让人喜悦、放松,感受心灵之美。我不会像有些画家画不出画来就觉得自己对艺术很严肃。”
第三位,画一幅画没有具体的时间。他说:“我想画就画,也不为什么。我认为艺术就像散步和工作一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