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于地而已矣控:投,落下我起而飞決:疾速的样子
B.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去,往则为之舟芥:芥子
C.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而后乃今风培:凭
D.《齐谐》者,怪者也志:记载覆杯水于堂之上坳:凹陷不平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名为鲲天之苍苍,正色邪
B.我決起飞,抢榆枋水浅舟大也
C.鹏徙于南冥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南冥,天池也

翻译文中画线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划8处)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城!”
节选自《张仪列传》
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能用秦者柄:把柄
B.已而楚相璧。亡:丢失
C.共张仪,掠笞数百执:拘捕
D.吾弗如也。殆:大概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张仪於是赵蚓无爪牙
B.自令困辱至此今其智反不能及
C.我顾且盗城弃甲曳兵
D.奉车马金钱斧斤时入山林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
(2)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请根据第Ⅰ卷文言文中,概括张仪是怎样发迹。

【原创】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0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缞绖①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②,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黄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陆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之请命)。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骙骙 kuíkuí:强壮的样子。
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初张华诣:拜访
B.郡守其能,屡谴责之害:妒忌
C.岂有黄门父之邪居:居住
D.机之败也,并云收:拘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山鹿野麋今其智反不能及
B.云为前锋都督夫夷近,则游者众
C.云固执不许缦立远视,望幸焉
D.窃明公惜之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2)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第Ⅰ卷文言文中,哪些事件表现了陆云“性清正,有才理”?请根据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耿纯字伯山,巨鹿宋子人也。父艾,为王莽济平尹。纯学于长安,因除为纳言士。
王莽败,更始立。会世祖度河至邯郸,纯即谒见,世祖深接之。纯退,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世祖北至中山,留纯邯郸。会王郎反,世祖自蓟东南驰,纯与从昆弟共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老病者皆载木自随,奉迎于育。拜纯为前将军,封耿乡侯。
是时,郡国多降邯郸者,纯恐宗家怀异心,乃使宿归烧其庐舍。世祖问纯故,对曰:“纯虽举族归命,老弱在行,犹恐宗人宾客半有不同心者,故燔烧屋室,绝其反顾之望。”世祖叹息。
时赤眉、青犊、上江、大肜、铁胫、五幡十余万众并在射犬,世祖引兵将击之。纯军在前,去众营数里,贼忽夜攻纯,雨射营中,士多死伤。纯勒部曲,坚守不动。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齐声呼噪,强弩并发,贼众惊走,追击,遂破之。世祖曰:“军营进退无常,卿宗族不可悉居军中。”乃以纯族人耿弇为蒲吾长,悉令将亲属居焉。
世祖即位因自请曰:“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帝笑曰:“卿既治武,复欲修文邪?”乃拜纯为东郡太守。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居东郡四岁,时发干长有罪,纯案奏,围守之, 奏未下,长自杀。纯坐免,以列侯奉朝请。从击董宪,道过东郡,百姓老小数千随车驾涕泣,云“愿复得耿君”。帝谓公卿曰:“纯年少被甲胄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八年,东郡、济阴盗贼群起,帝以纯威信著于卫地,遣使拜太中大夫,使与大兵会东郡。东郡闻纯入界,盗贼九千余人皆诣纯降,大兵不战而还。玺书复以为东郡太守,吏民悦服。十三年,卒官,谥曰成侯。
(《后汉书》卷五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病者皆载木自随 木:棺木
B.老弱在行 行:军队
C.纯勒部曲,坚守不动 勒:命令
D.帝以纯威信著于卫地 著:显著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指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口。东汉的徒附、附从、义从、客、家客、宾客、部曲等等,都是依附农民的不同称呼。
B.“修文”即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文中指耿纯想申请做修订国家典章制度的官员。
C.“玺书”指皇帝的诏书。古代长途递送文书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
D.“谥”文中是授与,加封的意思,特指死后追封。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纯谋事深远,见事未形之时。王莽失败,更始帝登位,他却在乱世英雄中相中了刘秀。王郎造反,郡国多有归附,他为表明立场,放火焚烧族人的房屋来坚定人心。
B.耿纯赤胆忠心,不惜牺牲家族。他义无反顾地率领宗族二千人归附刘秀,使其力量大增。击退贼众后,连皇帝都为他家族安危担忧,安排他率领亲属全部在蒲吾居住。
C.耿纯足智多谋,作战英勇无畏。贼众大举包围,箭如雨下,士兵死伤严重。他临危不惧,坚守不动。选派二千精兵绕到敌人后面鼓噪,两面夹击,取得战争的胜利。
D.耿纯心系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东郡做太守时,混乱的东郡变得太平清净。以至百姓随车哭泣挽留。后来东郡再次发生叛乱,他以一已威信,让九千多人投降。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官属将兵法度不与它将同,遂求自结纳。
(2)天下略定,臣无所用志,愿试治一郡,尽力自效。
(3)纯年少被甲胄为军吏耳,治郡乃能见思若是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