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二(每空1分,共5分)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为了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不能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号试管为实验组。
(2)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 2号试管。
(3)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__;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_____中。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某小组选择一种盆栽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案利用的原理是。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比较,结论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
(4)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纸袋,同时去掉固体氢氧化钠,则滴加碘液后,叶片B绿色部分现象是,与A绿色部分比较可以证明。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写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能表示这个探究试验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下表是小波同学做的有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记录。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
实验材料 |
处理方法 |
实验现象 |
1 |
馒头碎屑+2mL唾液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
2 |
馒头碎屑+2mL清水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 |
(1)在这个实验中,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2号试管起作用。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了。
(3)“充分搅拌”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能发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只选择乙探究种子萌发,你认为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